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1:四川省衛生學校
四川省衛生學校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全省唯一的護理職業學院。學院秉承“明德、精技、濟世、創新”的校訓和“自強、至善、尚能、求真”的校風,堅持以“立德樹人、尚能精技、凸顯特色、創新發展”為辦學理念,以“立德為先,管理治院、人才強院、特色立院、實干興院”為辦院宗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強化為核心、以專業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產、教、研、醫結合,努力實現“培養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辦學目標。
學院高度重視教學和科研工作,擁有一支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勇于奉獻的教師團隊。現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者63人,博士10人,副高以上職稱46人。
其中有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特色專業帶頭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第三屆專家評議委員會委員、人民衛生出版社護理學本科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人民衛生出版社護理高職高專區域教材主任委員、四川省衛生廳護理學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衛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老年健康服務人才培養專委會副會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護理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華護理學會護理院校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級特色專業負責人、國家中管局重點學科帶頭人、四川省中西醫結合特色護理學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科技廳科技進步獎和項目評審專家、第二屆四川省衛生廳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四川省優秀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成都市大中學校十佳青年教師、院級教學名師等。
教育教學設施完善,有各類專業實驗室235間,建有“護理實訓中心”、“醫學形態學實驗中心”、“藥學實驗中心”、“康復實訓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與德國牙科協會共建德國標準口腔修復工藝實驗室5個、牙科護理實驗室3個。建有滿足教學需要的計算機實驗室、語音室;有功能完備的校園網絡系統和廣播電視系統;有室內體育館、400米標準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設施。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68.90萬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單件價值800元及以上的3601臺(件),總共價值1646.86萬元圖書館建筑面積2498M2,建有500座閱覽室,擁有紙質圖書20余萬冊,期刊762種,建有50座功能齊全的電子閱覽室。
當今,高職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學院將緊緊圍繞辦學理念與目標,加強基礎建設,不斷提升內涵,加快學院發展,立足四川、輻射全國,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目標明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社會滿意的現代護理職業學院。
四川省衛生學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龍都南路173號
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2:四川育英醫養科技技工學校
四川育英醫養科技技工學校是經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由省內外知名企業和高校參與合作的一所全日制、專業化的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位于歷史悠遠、文化底蘊深厚的聞名世界的國際了旅游目的地——成都市都江堰。校園外交通便捷,風景怡人;校園內流水潺潺,高樓林立,電子閱覽室、實訓樓、圖書館、學校附屬醫療設備廠一應俱全。學校占地100余畝,建筑面積31438平米,學校辦學設施條件齊備,管理機構完善,教育教學正規有序,辦學質量穩步提高,社會認可度和美譽度逐步提高。
學校以對口高考為途徑,以培養全日制統招大專層次的醫學類復合型人才為目標,設有護理、康復技術對口全日制統招大專專業,中專階段在成都就讀,大專階段通過對口高考升入省內高等醫學院就讀,大專第三年回成都安排實習、資格考試培訓和就業。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概念。通過學生會和團委,充分吸收學生參加學校民主管理,******限度的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快樂學習,全面成長,學有所成”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
學校遵循醫療衛生教育的規律,將理論知識、實用技能、綜合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形成“學歷教育+醫學技能+素質教育”的新型培養模式,在保證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下,突出教學活動的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生畢業時,既能拿到國家承認學歷的醫藥衛生專業全日制統招大專畢業證書,還能拿到國家承認的護理專業中專文憑,考取護理相關執業資格證,極大擴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
培養“技術精湛、適應就業、知識豐富、取得職業資格”為目標的學習自覺、生活自理、行為規律、適應社會的專業實用人才。有成都空軍機關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都江堰醫療中心、溫江區人民醫院、雙流縣人民醫院、崇州人民醫院等40所二級甲等以上的醫院作為實習醫院合作培養學生。同時每年均有學生被以上醫院錄用。
四川育英醫養科技技工學校位于:成都市都江堰教育園區(灌溫路2709號)
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3: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
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占地183畝,校舍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學校依托于四川大學,擁有的一流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93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53人,具有行業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73人。學校教學設施先進,擁有多媒體教學大樓、語音實驗室,設有護理學、藥劑、口腔工藝技術等基礎和專業學科實驗室20個,計算機室(200臺)。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衛生部直屬學校),2000年華西醫科大學和四川大學合校后更名為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2009年學校搬遷至四川大學華西青羊校區辦學,經四川省衛生廳“川衛函(2009)140號文”批準,從2010年起恢復招生。
校區依托學校寬厚的學科優勢,設立了本科、專科學歷層次,開設了臨床醫學、護理學、助產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口腔工藝技術、預防醫學、中醫保健康復、藥劑學專業、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等專業。
學校構建了一支師德優良、專業精通、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專業課均由具有豐富理論和臨床實踐經驗的教授、副教授、講師等執教和帶習,他們淵博的理論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使教學質量得到充分的保證。學校依托華西醫科大學強大師資,在校正高級職稱45人,副高級職稱58人,高等醫藥從業老師28人,中等醫藥從業老師39人。
學生體育活動場地和配套生活設施齊全,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求學的好地方。學校擁有21所以三甲、三乙醫院為主體的教學實習基地,可以充分滿足學生見習、實習的需要。
學校秉承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實施封閉式管理。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方針,長期以來培養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合格畢業生,成為當地醫療衛生單位的骨干力量。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收費,收費規范合理,每年都提供獎、助學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和資助部分特困學生。
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黃田壩高坎村310號
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4: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學校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學校創建于1960年,是一所省屬全日制公辦中等中醫專業學校。
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200余人,外籍教師2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者占45%,中級職稱者占51%。常年聘請外籍教師專門從事英語教學。
學校有十二個多媒體教室、計算機中心、中藥標本室、解剖實驗室、二個語音室、針推實驗室、基護室、綜合實驗室、課件制作室、電子閱覽室、口腔實驗室等。有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省外實習基地:廣東省中醫院、佛山市中醫院、深圳市中醫院、重慶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康橋醫院等;省內實習基地:四川省中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川大華西附院及各地市州中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學校現開設有中醫學、針灸推拿、護理、中醫護理、中藥營銷、藥劑、口腔工藝技術、中醫骨傷、中醫康復保健、中西醫結合等10個專業,在校學生約2600余人。
學校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保健按摩技能培訓鑒定中心、四川省中西醫護理教育培訓中心,同時還是國家農村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基地、四川省基層常見病中醫藥適應技術推廣基地。現開設有中醫、護理、中醫康復、中藥、藥劑等專業。
學校職業教育特色突出,以技能訓練為重點,以市場就業為導向,走校企聯合、校校聯合、工學結合、優勢互補的辦學之路。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學校位于:成都市高新西區新創路6號
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5:成都醫學院
成都醫學院是四川省省屬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建校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蘇軍區開辦的衛生干部訓練班。2004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學校移交四川省政府,成為省屬高等醫學院本科院校。學校于2006年獲學士學位授權,2011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13年,學校“四川養老與老年健康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四川省首批協同創新中心。有新都、天回兩個校區,天回校區位于成都市蓉都大道天回路601號,新都校區位于新都區新都大道,總占地面積73.66萬㎡。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8800余人。
學校現有11個教學單位,17個本科專業,以醫學類專業為主,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4個學科門類。有三級甲等直管附屬醫院1所。現有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專業3個、省級科研平臺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1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有校內實訓場所14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49個。有省級精品課程7門。2012年承擔國家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
學校現有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占39.3%,碩士及以上學位者占65.7%,博士學位者占22.1%。有四川省教學名師4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名、后備人選23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名,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2名教師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兼職博士研究生導師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50名;四川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四川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1個。
成都醫學院積極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開展交流合作,截至2013年底,學校與哈佛大學、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四川大學、第三軍醫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泰山醫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多所大學建立了教學聯系。
截至2014年6月,成都醫學院承擔科研項目8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973”子項目、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等國家項目39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22項,出版學術研究著作30余部,發表科技學術論文3000多篇。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個,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個。
成都醫學院位于:新都校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都大道783號
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6: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973計劃”承擔高校,入選國家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2011計劃,是四川省“本科院校二級學院(系)、專業(群)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高校,建有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為現名;2006年6月,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并入成都中醫藥大學。
截至2017年12月,成都中醫藥大學共有溫江校區、十二橋校區、人南校區、汪家拐校區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800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達到3.1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10余萬冊;下設19個學院、36個本科專業;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者60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3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2萬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者40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300余人。其中“國醫大師”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首屆高校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8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6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6人,四川省教學名師8人,四川省首屆十大名中醫4人,四川省名中醫66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3個,覆蓋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二級學科16個博士授權點,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學校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44個。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十二五”以來,成都中醫藥大學新上各類科研項目2491項,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95項;獲得各級各類獎勵10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15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
截至2017年12月,成都中醫藥大學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療單位、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是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高校之一,接收和培養了來自韓、日、新加坡、以、德、法、英、美、加及港、澳、臺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歷教育學生(含本、碩、博)及多種類型的短期進修培訓學員,開展了與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的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臺灣義守大學等學校的學歷教育和互換學生等項目。經教育部批準同意,我校在葡萄牙舉辦的分校中實施中醫針灸本科學歷教育。學校是國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合作(教育、醫療)基地”及世界衛生組織(WHO)“人類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聯合國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訓中心”等。
成都中醫藥大學位于:成都市十二橋路37號
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7:新都區中等衛生職業學校
學校是一所經國家教委、四川省衛生廳全面評審達標合格的,并隸屬于政府衛生和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國家主辦的全民所有制性質的正規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學校創辦于1983年,地處具有4000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成都市新都區城區。學校交通便利,校園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具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和學生學習生活設施。學校長期與四川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護士學校,成都中醫藥大學附院針灸學校等國家級重點中等衛生專業學校聯合辦學,具備完成國家普通中專、成人大專護理、醫療等多層次、多專業的正規學歷教育的資格和能力。
學校一貫追求先進科學的辦學理念,從嚴治校、從嚴治教、教書育人,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并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的培訓和實訓基地建設,目前,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原航天部成都363醫院、新都區人民醫院等省內多家二、三級綜合醫院是學校固定的見習、實習基地,多年來學校堅持嚴謹辦學和嚴格規范科學的管理。
學校一致被社會和同行榮為“育人圣地,天使搖籃”,建校25年來,碩果頗豐,已累計為國家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培養了4000余名衛技人才,目前許多優秀畢業生已成為本單位技術骨干,或走上了領導崗位,深得用人單位好評。由于我校畢業生服務意識強,專業知識扎實,綜合素質較好,深受社會歡迎,每年就業率均達95%以上,就業推薦率達100%。
新都區中等衛生職業學校位于:四川成都新都區
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8:成都信息技術學校
成都信息技術學校創辦于1988年,我校位于成都經羊犀線、西源大道的德源新城,毗鄰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成都工業學院、西華大學、距成都石室中學蜀都校區僅幾百米之遙,高校林立,可同時容納上萬余人,學習氣氛濃烈。 校園占地300多畝,建校20多年來,校園環境優美,噴泉、假山、休閑長廊一應俱全,宿舍自帶雙衛、雙柜及空調,燃氣熱水24小時可淋浴,家庭式生活標準,屬全省高端一流的學生住宿。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企業眾多,是省內辦學地域位置最優越的學校之一。 學校特色專業有:高級護理、藥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針灸推拿、中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重點建設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學校實行“封閉式軍事化”管理,同時開展學生座談,師生交流,實現學生民主化管理;推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活動的四同生活)貼心服務;輔導員按45人制小班模式帶班,教職工全員住宿,每天深入學生寢室等實現學生生活化管理;學生嚴格的請假制度,學習期間回家,須經家長電話同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校外建有100多家實訓基地,校特高薪聘請教授級別以上到校親授課程。成都信息技術學校是四川省教育扶貧基地、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理事單位、國家職業鑒定所、四川省發改委信息中心技能考試合作單位。學校遵循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大力推行“一專多能”、“分段式教育教學“的辦學模式,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多次被評為省市職教先進單位和成誠信學校。 學生入校簽訂就業協議,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學校就業辦與四川鴻莉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資源共享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達成校企合作,可依據單位要求開設課程,設定培養訓練目標,定向為單位輸送合格人才。優秀合格的學生還可提交申請到校國外聯辦大學進行深造,學校對學生就業安置的同時跟蹤服務5年,如工作不滿意者,可回校重新安排。成都信息技術學校位于:四川成都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成都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2025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衛校招生>衛校問答>四川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5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