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貴州排名前六的醫學影像學校有: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遵義醫學院、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一、2025貴州排名前六的醫學影像學校一覽表
排名 | 醫學影像學校名稱 | 醫學影像學校地址 |
1 |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遵義市鳳凰北路106號 |
2 |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貴州省都勻市黔醫路1號 |
3 | 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 |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惠泉路138號 |
4 | 遵義醫學院 | 貴州省遵義市大連路201號 |
5 |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 | 貴州省遵義市大連路201號 |
6 | 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云關坡筍子林3號 |
注:以上醫學影像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貴州排名前六的醫學影像學校簡介
1、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簡介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Zunyi Medical College)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遵義的鳳凰山脈、湘江河畔,是貴州省示范性高職院校。
1956年,遵義衛生學校創建。1986年,遵義中醫學校創建。2006年2月17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遵義衛生學校、遵義中醫學校合并升格為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6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2012年12月,該校獲批為貴州省示范性高職院校。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占地1394畝 [1] ,有匯川(校本部)和桃溪(中職部)兩個校區,總建筑面積70708.90平方米 ;學校設有7個院系,開辦了13專科專業和專業方向;學校有在職職工685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學校有專任教師694人,其中高級職稱211人,占專任教師的30.40%;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有579人,占83.43%;學校有兼職教師13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5.85%。博士10人,碩士96人,占13.69%;省管專家1人,市管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一人,碩士生導師2人。 [3] 此外,該校有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有1個科技人才培養創新團隊。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學建設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財政部重點支持建設的骨干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專業建設項目2個,貴州省開放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10門;學校擁有74家覆蓋所有專業的實習醫院和基地。
該校是“貴州省第五職業技能鑒定站”、“法醫司法鑒定所”、“遵義市遺體捐獻中心”; 該校教師2009年至2013年編寫專著7部,主編、主審及參編教材150余部。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校榮譽
2008年,學校榮獲國家衛生部“全國無償獻血先進促進獎”;2010年,學校通過了教育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同年獲全省“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優秀”;2011年,榮獲“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12年,榮獲全省“安全穩定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合作交流
2012年9月21日,該校與馬來西亞世紀大學學院簽訂交流合作協議。2012年3月25日,該校與英國知山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2013年11月29日,遵義校際督導組對該校教研室進行觀摩交流。 2014年9月2日,該校參加第七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新藥研發研討會。
2、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簡介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創建于1985年11月,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國家教育部、衛生部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院校。學校位于“全國優秀旅游城市”貴州省都勻市,老校區占地761畝,固定資產2.8億元,教儀設備總值7200余萬元,紙質圖書49.9萬冊;新校區位于都勻經濟開發區,占地1295畝,一期投資7.2億元。學校現有教職工513人,其中,專任教師399人,副高以上教師133人,占33.3%,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21人,占30.3%。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專業建設
目前,開設臨床醫學、護理、藥學等14個專業,承擔國家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1個,國家財政部重點支持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實驗室4個;有國家級、省級、州級培訓基地7個,三甲附屬醫院2個,教學實習基地80個。學校先后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廣州中醫藥大學、臺灣中山醫學大學等10余所一流醫學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學成果
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在校生12000人,學生參加全省專業技能大賽,多次榮獲一、二、三等獎,多次代表貴州參加全國專業技能大賽。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廣受社會和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有些已成為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戰線上的骨干。 面對社會發展新的機遇和挑戰,學校將順應醫學教育發展趨勢,突出“民族性、地方性、實踐性”,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高素質醫學專門人才為目標,為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斗。3、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
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概況
畢節市衛生學校是2006年由始建于1958年的畢節衛生學校和始建于1978年的畢節第二衛生學校合并組成。199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單位”,2005年被教育部批準成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0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首批“創建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2012年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準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第二批立項建設學校”,是全省護理專業緊缺人才培訓基地。
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辦學規模
學校新校園位于雙山新區職教城,占地507畝,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搬遷入駐,建有生理、病理、藥理、生化、護理、解剖、化學、物理、微寄、內、外、婦、兒、中醫、中藥、五官、計算機等實驗室,每間教室安裝電子白板等多功能設備。新校區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實行“一卡通”數字化校園管理。學校設有10個行政教學科室、3個群團組織科室和7個教研室,5個基層黨支部和一個九三學社支社。現有教職工363人,其中專任教師316人,高級講師68人,講師76人,“雙師型”教師89人,碩士研究生82人,其中取得碩士學位39人。建校56年來,已培養各類畢業生近4萬名,為畢節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
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專業特色
學校辦學以三年制中等職業學歷教育為主,開設的全日制專業有農村醫學、中醫、護理、助產、藥劑、中藥、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其中,護理專業是省級骨干示范專業,農村醫學和助產兩個專業屬市級骨干示范專業。學校多層次、多形式辦學,與貴陽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遵義醫學院等高等院校聯辦臨床醫學、護理、檢驗等專科和本科成人教育。開展護理二學歷教育、鄉村醫師在職學歷教育及短期培訓。學校與全市26所教學醫院構建了院校合作人才培養工作機制,為強化學生技能培訓,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2012年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貴州省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第135所,取得計算機、眼鏡驗光師、育嬰師、按摩師等九個項目技能培訓鑒定資格。
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辦學特色及成果
1、目標定位“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的轉變,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的辦學指導方針,培養目標定位準確,不斷深化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努力構建適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著力提高育人效益。
2、學科建設突出“專業素養”。多年以來,學校培養了一支基礎理論扎實,學術造詣較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師隊伍。近年來學校教師在各級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主編教材及教輔書15種,參編教材及教輔書30余種。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1人,畢深教育獎勵基金獎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市管專家1人,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獎1人。列入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25人,執業醫師考官庫12人。學校于2007年創辦內部學術刊物《畢節衛校學刊》,每年發行4期,為提升學校教師教科研水平的提供了交流的平臺。
3、學生培養“注重素質教育”。學校堅持“厚德博愛、篤學弘醫”的校訓和“師博生鉆,業精技實”的辦學理念。強化學生管理與教育教學管理、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有機地結合,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良好育人環境,使優良教風與優良學風并行,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在1981~1984年間,學校護士、醫士等專業在全省衛護校學科統考中勇奪“四連冠”殊榮;1991年~1992年間,全省15所中等衛護校的護士、醫士兩個專業的學生基礎和臨床四門課程的統考,我校4門課程集體總分全省第一名;1999年6月,兩個護士班參加全省80多所中專學校《數學》、《英語》統考,我校兩門課程平均分名列第一。自2003年至今,我校均組織中職組和高職組護理學生參加全省護理技能大賽,參賽的學生獲“特等獎”等各類獎項,獲獎率達95%以上,并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護理技能競賽獲取優異成績,學校團體總分一直保持在全省前三名。自2012年起,我校護理、助產專業學生參加護士資格考試合格率顯著提高,2012年合格率為70.4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2013年合格率為76.25%;2014年合格率為87.9%,取得驕人的成績。
4、學生管理“提倡以人為本”。建立“全員、全過程的學生管理工作機制”,制定教職工“一崗雙責”工作制度,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和“以學生為主體、以愛心為前提”的管理服務理念,建立學生幫扶機制及家長聯系制度,注重學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加強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發展定位及發展思路
(一)學校發展定位是以辦好國家級重點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為基礎,抓好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立足中職,促進發展,積極籌建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推動試驗區醫療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學校發展思路
1、以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為契機,抓住機遇,推動跨越,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增強辦學實力。
2、以人才隊伍建設為增強學校發展后勁的工作著力點,為學校發展儲備人力資源。
3、以專業建設及學科建設為增強學校發展后勁的工作重點,突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辦學特色。
4、以德育工程及校園文化建設為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品位的有力支撐,為育人創造良好文化氛圍。
5、以改革和創新工作評價體系及考核機制為動力,全面推動各項工作。
另外,在畢節市衛生學校的基礎上創建的“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已于2014年3月15日通過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備案。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于2014年秋季首次招生,包含《護理》、《助產》、《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和《藥學》5個專業,共計招生877人。從2015開始增加《臨床醫學》和《中醫學》兩個國控專業,至2016年,畢節醫專學生規模將達到5000人。
貴州省畢節市衛生學校校訓
將秉承“厚德博愛,篤學弘醫”的校訓,緊跟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步伐,在國務院35函文件精神的引領下,在畢節新一輪跨越發展的浪潮中,乘勢而上,肩負起推動試驗區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發展的使命,為把學校建成西部地區一流名校而不懈努力。
4、遵義醫學院
遵義醫學院簡介
遵義醫學院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遵義。是貴州省省屬重點建設高等醫學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學校前身為大連醫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本科醫學院校。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經國務院決定,舉院南遷至遵義,更名為遵義醫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堅持扎根革命老區沒有回遷的本科院校。經過67年的艱苦創業,學校有了長足的發展,已成為多專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醫學院校。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由校本部和珠海校區組成,占地面積3000余畝,建筑面積40萬余平方米。涵蓋6個學科門類,包含32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擁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
遵義醫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教職工4600多人(包括3所直屬附屬醫院),共有高級職稱師資90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95人,副高級職稱613人;碩士704人,博士128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580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0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省管專家21人,部級和省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2人。
遵義醫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示范性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卓越計劃3個、省級教學團隊、省級實驗教學師范中心6個、省級精品課程12門。
遵義醫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個,有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臨床重點學科(專科)6個。
遵義醫學院科研成果
2008-2013年,學校承擔國家級項目22項,省部級科研課題281項;發表論文3935篇,其中SCI、EI、ISTP收錄75篇,出版學術專著10部;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獎4項、三等獎21項,省醫學會科技獎14項,市科技進步獎20項,遵義市優秀社科成果獎3項;衛生部教學研究課題1項,省級教學研究課題26項,校級教學研究課題130項;獲得專利8項。
5、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簡介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Zunyi Medical College Schoo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創建于2001年,學院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市。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是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止2017年7月,學院現占地500余畝,現有在校生6389余人。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師資力量
距學校官網顯示截止2017年6月,學院擁有專任教師39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比例為53.16%,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比例為51.39%(見表2),40周歲以下教師比例為73.42%(見表3),非該校畢業教師比例為44.3%。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科研團隊
教育部創新人才團隊計劃;耐藥結核菌基礎與臨床科研創新人才團隊;藥物開發科研創新團隊;貴州省口腔疾病防治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貴州省特境微生物與昆蟲藥用資源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特色藥用資源研發創新團隊;遵義市干細胞基礎與應用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科研成果
截止2017年7月,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評審,該校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項,批準金額1995.0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獲得2項。
6、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簡介
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由貴陽醫學院和貴州神奇集團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實施的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教育的獨立學院,國標代碼為13676。學院以貴陽醫學院的優勢學科為基礎,依托于校本部雄厚的師資力量、良好的辦學條件,由貴陽醫學院統一教學、統一管理,旨在培養基礎扎實、素質過硬的新時期高級醫藥復合型人才。2005年面向全國部份省、市、區招生,學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發放按教育部有關獨立學院的規定執行。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校區建設
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新校區坐落于貴州省省會貴陽市,貴陽市城在林中,四季常青,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人居舒適。2004年11月被國家林業部授予"森林之城",2007年又被授予"避暑之都"稱號。新校區距貴陽市龍洞堡國際機場3公里,離貴陽市中心僅8公里,規劃占地面積800余畝。校園位于風景秀麗的魚梁河畔,機場高速公路從校門而過,交通十分方便。神奇集團從2004年啟動了校園一期工程的建設,到現在已投資近5億元人民幣。一期工程校園占地面積達300多畝,已建成房屋面積達18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學大樓8棟共計建筑面積52980平方米,具有500平方米的學術報告廳1個,16個階梯教室,30余間多媒體教室,200多間普通教室、100多間教研室、辦公室、資料室。學生宿舍5棟22235平方米,運動場17000平方米,學生食堂面積7874平方米,綜合辦公大樓15200平方米,綜合圖書大樓15100平方米。可滿足10000名在校學生的學習生活需要,校園整潔美麗、儀器設備先進、人才實力雄厚。隨著學校招生人數增加,辦學規模擴大,將啟動余下500畝土地實施二期校園工程建設。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在校生5300人,為辦學達到8000人以上的規模,學院已制定了“2011—2015年發展規劃”。在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為貴州經濟社會建設,文化事業發展服務,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明確了學院五個方面的辦學定位:即面向定位是立足貴州,大力培養適應地方,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文化事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面向全國、著眼世界,開展國內外聯合辦學,培養各類人才;類型定位教學型大學;層次定位則以四年制、五年制本科教育為主,創造條件發展研究生教育;目標定位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學科定位是以醫為主,向法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發展。學院的辦學原則是規模要適度、結構要合理、特色要鮮明、投入有保障;學院的辦學理念為“文化建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特色強校”。 2010年11月,神奇集團與國內著名高等學府——同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合作辦學、新藥開發,成立同濟神奇民族醫學研究院等項目進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2010年12月,神奇集團與美國北阿拉巴馬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雙方將合作舉辦中美國際商學院,按照3+2等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在中國完成三年的專科學歷并強化英語,在美國北阿拉巴馬大學繼續深造,攻讀高級健康管理等專業碩士學位。同時,中美國際商學院將定期派遣部分骨干教師赴美國北阿拉巴馬大學學習和交流。新的世紀孕育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熱忱歡迎志存高遠、渴望成才的青年朋友們報考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衛校招生>衛校問答>貴州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3988.html